新闻资讯
戚夫人做了什么彻底惹怒了吕后?历史上吕雉为什么对戚夫人那么残忍
吕后,真名吕雉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是称制的女主,她手握汉朝最高权力十五年,残杀刘姓皇族,肆意废立皇帝,一手遮天,群臣敢怒不敢言。
抛开这些因素不谈,让吕后“名留千古”的是她对于竞争对手戚夫人的残忍,自古成王败寇,戚夫人败就败了,可吕后把戚夫人做成“人彘”,这种血腥残酷的手段,让今天的人听来都不寒而栗。后人在分析戚夫人得到如此结局的时候,把原因归于以下三个方面:
网络配图
一、戚夫人咎由自取
身处帝王之家,自古对最高权力就有觊觎之心,本来无可厚非。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信,向皇后之位发起挑战,本就是件风险极大,收益也极大的事情。
戚夫人当时独得刘邦宠爱,自己又有儿子刘如意,更被刘邦夸赞说刘如意最像自己,在如此情况下,是个人都会有取皇后之位代之的想法。换成是刘夫人,马夫人,估计都会这样做。
千不该万不该,戚夫人的对手吕后如此强大,如果戚夫人老老实实不去竞争,就不会最终失败,落得个悲惨下场。这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原因。
网络配图
二、吕后生性残忍
有人说吕后对待失败者过于残忍,这个理由也站得住脚。历来胜利者对于失败者都是以杀了事,如果吕后也仅仅是把戚夫人一刀杀了,后人也不会对吕后有那么大的非议,可偏偏把一个活人以如此手段对待,已经打破了人们的认知,突破了心里承受极限,也把吕后定在了历史十大恶妇之首。
三、刘邦头脑昏庸
刘邦从一个小小亭长起家,夺得天下,政治手腕谋虑都非常出色,可是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,就显得极其不明智。
首先废长立幼就不符合传统,其次皇后之位也不能轻易废掉。刘邦因为自己的宠信,在还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,就对戚夫人许下诺言,准备让刘如意当太子,过于草率。
网络配图
大家都认为如果刘邦能很好的平衡戚夫人和吕雉的关系,说不定就没有后来事情的发生。
以上三点原因,各有道理,也是主观上的因素,确实存在。然而从最深层的原因来分析,我们做个假设,如果戚夫人当了皇后,刘如意当了太子,那吕雉和他儿子刘盈的结局会怎样呢?
无一例外,吕雉和刘盈最终也会以死于非命告终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是中国封建制度所决定的,最高的权利顶峰上面,只允许一个人存在。所有明的暗的威胁,都必须要清除掉,不然最高权利者肯定会坐立不安。
就算那些可能的威胁者自身不会威胁到皇权统治,保不齐有投机者会“教唆”有实力的人,去进行些阴谋诡计呢?因为只要封建制度存在,就不会允许威胁的存在,不管是亲情、人性,都会在它的“统治”下,毁灭得干干净净。
结局不会改变,改变的只是胜利薄上写的名字是谁而已
戚继光的鸳鸯阵法?戚家军鸳鸯阵
嘉靖四十年(1561年)四月,两万余名倭寇集结完毕,向浙江进发,他们的目标首先是台州。著名的宁台温大战就此拉开序幕。
四月十九日,倭船一艘望小展至舟山,舟山把总章延禀率陆军设伏,命水军从后追击倭寇。待倭寇到达,伏兵四起,斩首三十五级,明军仅阵亡三人。二十一日,倭寇草撇船一只,停泊洌港,把总周栗统、林仕贵等人,驾船与倭船交战,双方用发熕、佛朗机铳互相炮击三十余轮,倭船火力不如,船身被前后击穿。明军近战接舷,斩首五十余级,全歼这股倭寇。
网络配图
海上明军水军炮火犀利,倭寇不敢与明军在水面交战。在五月一日夜里,偷渡登岸,烧船登陆象山。五月二日,倭寇出岳林庄,卢镗率军击鼓前进,与倭寇相距二十里。三日,倭寇行至裘村,分列三阵,与明军对敌。
海道把总胡良瑶、李超部明军先到裘村,即率精锐冲锋,与倭寇交战,倭寇大败.明军斩首一百五十七人,仅阵亡三人。八日,梅山港倭船三艘,二百余名倭寇登岸,明军追至东湖,东湖哨兵汤时茂等人杀死倭寇头目一人。
这股倭寇随即夜逃横溪山中,明军指挥艾升,抄小路赶到倭寇前面,吕忻追在倭寇身后。前有堵截,后有追兵,倭寇躲进余家房舍内,明军赶到,投火焚屋,倭寇拼死突围,来到朱家店,被等待已久的明军抓了个正着,二百余人除两人被生擒外,其余均被明军杀死。
四月十六日,另一股约一千六百人的倭寇,乘坐鸟船十六艘,由象山从奉化西凤登岸,夜里突袭宁海。兵备佥事唐尧臣、参将戚继光将原发往松海二关的三支明军调回,戚继光亲率两支,宁海留一支,命把总任锦率水军前往宁海外洋,堵截倭寇退路。二十二日,倭寇侦查得知戚继光到达宁海,乘虚派五百名倭寇,乘船进入桃渚大域港里浦登岸。二十三、二十四两日有八百人入新河周洋港登岸,二十五日,有七百人在健跳折头登岸,合计二千余人。逼近新河所城。
网络配图
胡宗宪告诫唐尧臣,不可因为倭寇分兵而跟着一起分兵,要集中兵力先消灭其中最大一部,然后再消灭中小部。唐尧臣与戚继光领军救援新河,并命黄、太二县号召当地大族程、梁等姓乡兵助战。明军大军云集,有约五百名倭寇动摇,夜里驾船离去。剩余倭寇还有一千五百人,占据城外鲍主薄家,于二十六日,进攻新河所城。明军守将下令士兵有进无退,退者斩。出城列阵,与倭寇用鸟铳对射。千总哨长蒋瑞等人率军奋勇冲杀,倭寇支撑不住,阵型崩溃,在对射中被明军击毙六十余人,肉搏中被斩首三十人。
当晚二更,倭寇冒雨逃往太平县,第二天,刘意、楼楠率领明军追至温领大麦坑。太平知县领乡兵前来围剿,斩首二十二级。残余倭寇有逃往田舍中的,被明军纵火焚屋烧死。戚继光此时正准备转兵梁王铺,前往桃渚。
获悉桃渚倭寇自桃渚登岸,进兵精进寺,准备进攻台州(今浙江临海)府城,于是挥师南进,一昼夜行军一百一十里,于二十七日午抵达台州城外。此时时倭寇已进至离台州城仅二里的花街。
戚继光命丁邦彦部为前锋左哨,从大路迎战;陈大成部为前锋右哨,由江下前进击敌;陈濠等部为中哨正兵;赵记、孙廷贤部为左右翼,分随左右前锋;台州知府王可大督率民兵列阵于城外壕边,来往策应。花街之战爆发,倭寇前队列一字长蛇阵迎战。戚继光命前锋以火器轮番齐射,左右前锋奋勇冲杀,明军越战越勇,打败倭寇。
网络配图
戚家军乘胜追至瓜陵江,将倭寇赶入水中,淹死二百余人。丁邦彦率军追至新桥,五战五胜。四月二十七日,花街战斗结束,倭寇伤亡一千余人,全军溃败,救出被掳百姓五千余人,戚家军伤亡合计三人。1000:3,如此悬殊的战果和伤亡,仿佛把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的谚语,踢进了垃圾桶里。鸳鸯阵的威力开始逐渐显现出来。